一、新规背景与目的
《住房租赁条例》由国务院发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其核心目标是:
1、规范租赁活动:明确出租人、承租人、企业及中介的权利义务。
2、保障合法权益:解决房屋安全隐患、合同陷阱、押金纠纷等乱象。
3、推动租购并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热点问题解答:备案≠新增税种!
1、“房东税”是误解:租赁备案制度早在2011年已存在,此次强化备案旨在规范市场、保障租客权益,并非新增税种。
2、税务监管加强:备案信息共享有助于税务部门加强监管,但出租房屋缴税规定并未改变
二、出租人必看:房屋安全与合规要求
1、房屋安全底线
(1)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燃气等强制性标准,禁止“群租房”: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标准(如设区的市级政府规定)。
(2)违规后果:可能面临罚款或强制整改。
2、实名签约与备案
(1)出租人与承租人须实名签订合同,并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备案。
(2)备案免费:房产管理部门不得收取费用,出租人未备案的,承租人可自行办理。
3、押金管理透明化
(1)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禁止无故扣押金:除合同约定外,出租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减押金。
三、承租人权益保障:从签约到退房的全流程保护
1、安全使用房屋
(1)不得损坏消防设施、改动承重结构或私拉水电管线。
(2)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或拆改室内设施。
2、居住环境维护
(1)遵守物业管理规约,禁止高空抛物、违规饲养动物、侵占公共通道等行为。
(2)配合出租人合法进入房屋(如维修检查)。
3、退房与腾退保障
(1)出租人解除合同时需提前通知,并预留合理腾退时间。
(2)禁止暴力驱赶: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迫使承租人退房。
四、住房租赁企业与中介:规范经营与信息透明
1、企业责任
(1)真实房源信息:企业发布的房源地址、面积、租金等需真实、准确、完整,图片与实物一致。
(2)资金监管账户: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设立监管账户,规范资金收付。
(3)违规处罚:发布虚假房源、隐瞒重要信息或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企业将面临罚款或停业整顿。
2、中介机构规范
(1)从业人员备案:中介需将从业人员名单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禁止“一员多职”。
(2)禁止行为清单:
不得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
不得代收代付租金、押金或以当事人名义签订合同。
收费需明码标价,禁止加价或收取未标明费用。
五、政府监管与公共服务:租金监测与纠纷解决
1、租金监测机制
(1)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定期公布不同区域、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为市场提供透明参考。
2、纠纷解决途径
(1)承租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多途径维权。
(2)备案合同可作为入学、落户等公共服务的依据,推动租购同权。
新规如何影响你?
1、房东:需确保房屋合规,规范签约与备案流程,避免法律风险。
2、租客:享有更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更透明的租金市场,维权更有依据。
3、企业/中介:需适应严格监管,提升服务透明度与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