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名片委员”“沉睡委员”“长假委员”等消极现象必须杜绝。上海市静安区政协通过机制创新,加强委员管理和服务,推进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探索新时代地方政协的运行规律和“协商之道”。

640.jpg

这里没有“二线委员”,都是“火线委员”

申房律师事务所主任、静安区政协委员孙洪林从2013年开始,每年提交社情民意都超过100篇,最多的一年,提交了219篇。一个“大户”,带动了一批“中户”“小户”,让静安区政协成为上海市报送社情民意最多的区级政协之一。“在静安区政协,我看不到悠哉游哉的‘二线委员’,大家都是风风火火的‘火线委员’。用心去感受民意,就有写不完的题目。”孙洪林说。

640 (1).jpg

人民政协是连接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需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近年来,通过“层层发动、人人参与、会会培训、时时激励、件件把关”,反映社情民意已然成为静安政协的品牌。

“重在委员参与,贵在委员参与,更成在委员参与。”静安区政协主席陈永弟说,通过机制创新,把每一名委员的能量充分地开发、挖掘、整合起来,让他们不止于站在高处思考,也能钻进石库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话家常、问所需,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