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讲活动于申房律师事务所多功能厅顺利开展,由天目西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管理员杨老师主讲。随着杨老师形象生动的宣讲,大家更加系统详尽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法律条款。
上海的朋友们最近都因7月1日即将实行的垃圾分类条例焦头烂额,很多印象中的垃圾分类规则和实际上官方颁发的分类南辕北辙,而且大家也觉得分类很麻烦。
在上海常住人口有2400余万,流动人口有600-700万,每人每天会产生1公斤的垃圾,每天上海会产生超过2.6万吨的垃圾。如果用普通厢式货车来装,可以一路从人民广场排到浦东机场;平均每两周产生的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座金茂大厦。
而上海的老港废弃物综合处理基地设计的处理能力是1.1万吨/日,实际处理量高达1.6万吨/日,上海产生的垃圾已经远超垃圾处理的负荷。
大家熟知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焚烧与填埋,湿垃圾混入干垃圾中,焚烧时温度达不到850 ℃就会产生二噁英,是目前明确的致癌物质之一, 二噁英排放后可远距离扩散。
近几年的癌症统计数据,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的二三线城市。不吸烟也会得肺癌,不吃火锅辛辣食品也会得胃癌,可能就是因为空气中混入了致癌物质,从而使得生活方式没什么问题的人也会生病。生活垃圾经过干、湿分离,干垃圾含水率大大降低,有利于提升垃圾焚烧效率,减少焚烧产生二噁英。
中央领导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 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精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狠抓落实,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做好垃圾分类。上海作为先行城市,要做好带头榜样,垃圾分类全国推行才会更顺利。
活动尾声,杨老师邀请在座来宾进行了垃圾分类演戏小游戏,大家纷纷踊跃上台尝试。老师们指导纠正垃圾分类,大家现学现用,现场气氛热烈。
不仅是因为中央的指示,更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着想,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为了方便大家,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了官方垃圾分类查询小程序,不用再纠结小龙虾壳、肉、黄到底该怎么丢,查一查就能知道。